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使全国文化馆的线下公共文化服务按下了暂停键,然而线上服务却是精彩纷呈、可圈可点:充满大爱的勇敢逆行者,激发了广大群众文艺创作热情;艺术学习和文艺欣赏的短视频深受欢迎,公众点击量不断增长;宅家秀才艺的网络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家庭老老少少纷纷亮绝活、展身手。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的魅力,在特殊时期悄然绽放。艺术慕课、网络直播等线上艺术教学,成为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的新亮点。
“80后”叶峻嵩,疫情期间似乎更忙碌了。2月7日,四川成都市文化馆的“文化天府”平台推出艺术慕课教学,报名火爆,供不应求,每批次招生名额一出来,10分钟就一抢而空。这里面有一门课程便是叶峻嵩的《手机摄影》。
成都市文化馆是全国文化馆系统第一批启动艺术慕课拍摄制作的单位。《手机摄影》是2019年上半年精心策划、拍摄制作的视频课程。疫情发生后,文化馆开展线上艺术慕课教学,馆艺术普及工作部副主任、摄影专业的叶峻嵩义不容辞,参与到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来。
《手机摄影》学习群里学员众多,学习积极性高。每天,叶峻嵩和他的助教都要在群里及时回答学员学习中的疑问。他还邀请成都市摄影师协会的摄影师,在群里一起指导分享。50节的课程,涵盖理论知识、摄影基础、常规拍摄、创意摄影等内容。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学员们完成了从摄影“小白”到玩转手机摄影的转变,拍出美美的照、美食照。紧接着,叶峻嵩又策划了一个慕课微展览,展出学员的优秀摄影作品。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展览中,学员们的摄影热情更高了。
对此,成都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王利很是欣慰,疫情期间文化馆线验暂停,线上服务就必须持续发力。春节期间她就和馆里的同志们策划,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开展艺术慕课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每个慕课培训班建立了线上交流群,每个班配置一名班主任、一名指导老师(录制慕课的授课老师),对培训进行规范管理,为每个学员进行指导和答疑。所有课程每节课后都要布置课后作业,学员只有认真学习,完成作业,并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课程的培训。
从2月7日到4月10日,成都市文化馆推出《软笔书法》《手机摄影》《中国古典舞》《中国画》《藏族舞》等7期课程,开设35个学习班次,共有7433名学员参加学习,平台慕课板块总点击量212970人次。3月30日起,在艺术慕课教学的基础上,文化馆还推出《剪纸技巧》《声乐基础》等课程的网络直播,在线人,平台直播教室总观看量29260人次。
浙江台州市文化馆馆长在线上艺术培训的想法,与成都市文化馆不谋而合。台州市文化馆的“文化超市”公益艺术培训,曾获全国文化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案例。受疫情影响,线下的培训办不了,怎么办?
每天都有焦急的市民拨打文化馆社会服务部的热线电话,诉说渴望学艺的迫切心情。一位姓王的女士说:“我盼‘文化超市’开学的心情,跟我娃盼望学校开学一样一样的。”她这句话让文化馆工作人员脑袋里灵光一现:对啊,学校能上网课,我们也可以啊!
10天后,用于网络直播的声卡显卡摄影设备准备到位。紧接着,馆里对参与网络直播教学的10位老师进行培训。一切准备就绪,3月20日,台州市文化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文化超市4.0云课堂”,正式拉开了网络直播艺术课程的报名序幕。此次一共推出10门课程,周一至周五晚上,每天两门,每周一节课,持续6至8周时间。当天扫名人数近千人。
3月23日,“云课堂”正式开课。当晚,《隶书临摹与创作》听课人数338人,《视唱练耳基础训练》听课人数350人,取得开门红。接下来几天,《网红古典舞》《零基础油画课》《数码摄影后期》等课程不断创造新纪录,截至4月2日,累计扫码进群4675人,其中最多的一门课程进群人数达到676人。到第二周,大部分课程在线听课人数不降反升。这当中,既得益于授课老师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讲解,也得益于学员之间的互相竞争和督促。
第一次上网络直播课,《网红古典舞》的黄雪老师挺有压力。黄雪是省里舞蹈创作的青年骨干,多件舞蹈作品获省群众舞蹈大赛金奖,担任过当地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和舞蹈编导。但上网络直播课,对她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参加直播课程的学员,舞蹈水平参差不齐;她做舞蹈教学分解、动作示范,不像现场教学能看到学员的动作是否到位。
面对这些难题,黄雪尽量把课程准备得精细一些,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想得多一些。她会在课前录制舞蹈分解动作视频和舞蹈成片;在课后对每位学员提交的作业进行语音点评,好的标为优秀作业在群里分享。每次直播结束,听到学员在群里说着暖心的感谢,夸老师您教得好好啊,黄雪心里很有成就感。
“直播真人秀+同学群”的模式,让台州市文化馆的艺术网课火了起来,不仅吸引了当地文艺爱好者,还有来自广西等地的舞蹈爱好者。为此,台州市文化馆馆长陈靖建立了市属9个县区文化馆的“云课堂”钉钉群,开通链接,实现网络直播同步推送和艺术网课资源共享。
黄雪和叶峻嵩从文化馆艺术慕课、网络直播教学中脱颖而出,梁珺则在抖音上红了起来。
梁珺是黑龙江大庆市文化馆的声乐老师。疫情期间,由于经常有学员在微信里咨询声乐方面的知识,梁珺索性在抖音上注册,把微信群的粉丝引流到抖音,在上面进行声乐辅导直播。文化馆人的情怀、专业的指导和富有现场感的教学,让这位“声乐小姐姐”人气越来越旺,直播课越来越火。目前,她的学员已增至2400多人,既有大庆的声乐爱好者,也有全国各地的粉丝,大家一起跟着梁老师在线上学习声乐理论知识、发声技巧、学唱歌曲。
对于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梁珺自己摸索出一套教学方式,那就是既要聚焦教学重点,又要充分考虑到学员基础;既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她希望每个短视频在展示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能给人赏心悦目的视听效果。用心的她,把线下讲课的视频片断整理成花絮发布在抖音号上,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梁珺的线上声乐教学模式,引起大庆市文化馆馆长王中海和同事们的关注。王中海发动组织馆里的专业老师纷纷开启网络艺术教学模式,以抖音号加微信群的线上艺术教学,引爆文化馆“云端”新课堂。如今,该馆线上教学非常火爆,书法、二胡、竹笛、古筝、葫芦丝等10多种艺术形式的线上培训课接连开班,才一个月的时间,已开展线多堂课,累计培训学员数量可观。
疫情期间,成都、台州、大庆等地文化馆的艺术慕课、网络直播、抖音引流、文化社群运营,是10多年来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的厚积薄发,也是疫情期间各地文化馆在线上艺术普及的最新探索实践。
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馆公共服务中,像叶峻嵩、黄雪、梁珺这样深受学员追捧的文化馆网红,正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他们是一批既有文化内涵,又有专业水准,具有艺术理想和人文情怀的人,以其良好的专业形象和网络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文化馆艺术普及的社会影响力,助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有馆长已经考虑,将文化馆专业人员的网络直播、文化社群教学辅导,纳入业务工作评价体系,希望文化馆每一位专业人员都能成为新时代全民艺术普及的网红。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年2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盛开的油菜花海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2023年2月26日,上海人民广场 人们在诗画里踏春乐休闲,草青树绿,鸟语花香,春日融融,俨然都市桃花源的美景。
2023年2月24日至27日,山西省第十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中职组医学检验技术赛项,在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举行。
2023年2月26日凌晨,动车组列车停靠在南京动车段南京南动车运用所存车线
2023年2月22日,观众在北京市方志馆观看方志北京年鉴北京志说‘一城三带’主题展。该展于21日开幕,共设置一百余个故事点,观众可看到现存最早的北京地方志,找到对北京中轴线的最早称谓,欣赏一批北京旧志全家福。
2023年2月22日,浙江省玉环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内,五彩缤纷花田绘就一幅美丽湿地的画卷。
2023年2月21日,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举行“壮族蚂拐节”民俗庆祝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探秘。
2023年2月21日,安徽合肥新站高新区的瑶海公园内,市民在新建的亲水栈道上散步休闲,感受融融春意。
2023年2月20日,河南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镇后地村黄河滩地一种粮大户在用喷灌设施为小麦浇水。